208.二百零八

    《大唐第一公主》最新章节 208.二百零八

    大唐第一公主最新章节

    在群臣们的再三恳求下,武太后顺水推舟,改朝称帝。

    群臣请上尊号,武太后乃天命所归,为“圣神皇帝”,李旦降为皇太子,李显仍然为庐陵王,赐姓武氏。

    有人暗地里提醒裴宰相,道:“这……降为皇太子,那太子妃也姓武……是不是不妥?”

    裴宰相一哂,“太子妃并非凡人,何必忌讳?”

    礼部的官员对望一眼,不敢在女皇登基的时候给女皇找麻烦,默契地不吭声。

    民间还一直称呼太子妃为“永安公主”呢!太子都能娶公主了,姓氏改不改,并不重要。反正太子妃已经改过两次姓氏,这一次就当太子改姓武,太子妃还是姓李好了!

    接着,女皇开始追赠武氏先祖,她以其生父武士彟为太祖孝明高皇帝,生母杨氏为太祖孝明高皇后。封异母兄元爽子武承嗣为魏王,堂侄武攸暨等十余人为郡王,诸姑姊皆为长公主。

    古往今来,男人们争权夺利,篡位夺权者比比皆是,武太后不满足此,这也是她为什么要屠杀李唐宗室和文武大臣的原因——她要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,做一个从古未有的女皇帝。要开创壮举,自然必须行非常之举。

    她做到了。

    手段不怎么光彩,但她还是做到了。

    裴英娘的立场和女皇相对,可是当她看着女皇接受众臣恭贺时,亦不免思潮腾涌。

    女皇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,她只求实际利益。不管天下百姓接受还是不接受,都得俯首称臣。

    之前受诸王牵连,一大批大臣遭到流放贬谪,太师、太傅、太保及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等大批官职职位空缺出来,朝廷需要补充新鲜血液,这正是女皇登基以后收揽人心的好机会。

    她大力选拔人才,不论出身贵贱,只要是有才华的,破格录用,若有尸位素餐的,果断罢免。

    登基一个月后,她下诏命百官举荐人才,等各地士子进京,女皇亲自接见那些有才之士,逐一问政。

    表现尤为杰出的人,试凤阁舍人、给事中等gāo • guān ,确实有真才实学的,委任以员外郎、侍御史、补阙、拾遗、校书郎等官职。

    试官制度,自女皇开始。

    女皇打击的对象,始终是属于上层阶级的宗室王亲和权臣贵族,一般平民老百姓并未受到太大波及。各地的寒门学子和女皇并没有深仇大恨,又得女皇青眼相加,委以重任,大为感动。

    在女皇有条不紊的整顿下,社会逐渐恢复安定,此前诸王接连遭到屠杀,一时之间风声鹤唳,女皇登基以后,重视经济生产,任用贤能,蒙在人们心中的阴影逐渐散去,开始走向稳定繁荣。

    在此时,以武承嗣为首的武家子弟开始频频和朝臣们接触,武承嗣获封魏王,心中大为不满,既然现在已经是武周的天下了,为什么不能立他为太子?他才是武家的嫡子!

    武承嗣怕李旦和裴英娘——这对夫妻实在是太能折腾了,总能出其不意,把他吓得心惊肉跳,汗毛倒竖。他为姑母伪造了不少神迹,那些奇石、奇果、奇树、奇龟什么的,不过是下人们略施小计,提前准备好的。

    裴英娘的神迹,才是真神迹!

    她都死而复生了,还有什么变不出来?

    鬼神之说人人敬畏,正所谓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女皇都放任裴英娘了,武承嗣更不敢直接和她对上。

    他故意放出话,鼓动和武家交好的大臣上书女皇,劝女皇改立他为太子。

    武家人纠结了上百个大小官员联名上表,暗示女皇,虽然李旦改姓武,但在众人心中,他仍是李氏皇子,是异姓王。只有册立武承嗣为太子,武周天下才能真正安定。

    李旦和裴英娘听到这个消息时,奏疏已经送到女皇的案头前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