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

“我……我,我不如何。”他失魂落魄,喃喃自语:“我又能如何。”

但他突然精神一振,继而斩钉截铁:“可,可要是东窗事发,把无辜的人牵扯进去,我便是豁出这条命,也要管上一管的。”

曹懿定定地看着他,瞬息过后浅笑一声,无奈摇头。

温如晦看不明白,问曹懿笑什么。

温如晦待他一腔赤诚,自是无甚可嘲,曹懿突然发笑,也只是因这句“无辜”而想到许多。

李顽儿时吃尽苦头,连条狗都不如,李府上下无一人看在血脉至亲的份上出面照拂,任人欺凌时大伯二伯在哪?他娘叫活活打死,拿个破草席一裹,被拉去乱葬岗时,这些人又在哪?李顽堂堂一少爷,被污蔑偷窃,字不会写,画个鳖了事,可有人阻止?他身无分文,带着李顽在外艰辛度日,李家又有谁来问过?

李家上上下下,到底哪一个人无辜。

时至今日,他们人人都是凶手。

这场命案中若真有无辜之人,那必然是眼前的温如晦。

曹懿一声轻叹。

“赚钱于我不是什么难事,不至于非要在叔伯手下管他们那半死不活的营生,一管就是五年,李家每一笔好账,坏账,钱从何而来,花在何处,我都清楚。”

那老老实实的读书人面露茫然,不明白曹懿在李家做事,和先前他们说的大少爷遇害有什么关系,他可是亲眼看见李顽shā • rén 的。

“你说的不错,李顽他大哥眼高手低,不愿吃苦受累,却突然性情大变,甘愿不辞辛苦押盐上京,唯独这一次就遇到山贼。”曹懿一字一句,平静道:“你就没想过,也许我并不无辜?”

此话一出,温如晦脸上彻底没了血色。

第22章

蚕豆大枣等候在外,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,眼见太阳都要下山,却还不见曹公子出来。

他们心自然是向着自家少爷,莫说李顽现在染风寒,便是断手断脚,也要把他给抬过来,在温家门口死死守着。

正要回府上通风报信,曹懿那边终于出来。眼见那温大人魂不守舍地跟在后面相送,步伐邋遢,一副饱受刺激,心灰意冷之态。

曹懿一理衣袍,认真朝温如晦俯身行礼。

他这样郑重其事,温如晦自然不敢疏忽,换做平常,早就受之有愧,惶恐地将曹懿扶起,然而今日却站在原地,沉默着受他一拜。

蚕豆大枣面面相觑,带着曹懿回府。

车帘一拦,车内又是一方天地,车轮压过石板路,曹懿心中一动,推开半扇车窗,转头去瞧温如晦。

只见他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,目露茫然,身上衣服带着补丁,没个当官的样子,倒像个寒窗苦读的穷秀才。第一次来流州时一身大氅,八年后再来还是同一件,内里衣服却缝缝补补,想来这些年在官场上也是因这硬骨头脾气吃尽苦头,四处碰壁。

曹懿忽然觉得他有些可怜,又觉自己过分。

以前什么都没有时,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和事,一想报了当年在李家受辱,耽误娘亲治病的仇;二想待李顽长大成人,利用这些年在李家积攒下的人脉钱财回京为父亲翻案。可时至今日,二者成了一件,第二件也再不记挂,他最想做的,就是和李顽长相厮守。

可他再算计不得李顽,更控制不了他,只得顺其自然。

眼见李顽与京中势力纠葛牵扯,大有越陷越深之意,他日日提心吊胆,怕极了东窗事发,更怕昨日重演,李顽落得个和爹爹一样的下场。他与温如晦私下相聚本就在所难免,曹懿定是要来探他口风,可如今看着这被蒙在鼓里的人反倒记挂起他的安危,曹懿又觉得自己卑鄙。

若在这场长达八年之久的谋划算计中真有一个无辜的人,那必然是温如晦。

曹懿在顷刻间作出决定,将一切如实相告,从他嫁进李家给李顽冲喜,到那些年间二人在吃苦受辱中相依为命,接着便是他潜心蛰伏在叔伯背后操控李家除盐行之外的营生,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大少爷李琦诱导上京。

如今已与李顽心意相通,便是什么都无所谓了,若万一真有不测,他定不会将温如晦牵扯进来,怕只怕温如晦关心则乱,只知其一不知其二,为保曹懿,推李顽出去背锅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