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应

 现实浇灭了他怒火和志气。

 依赖绿洲生存的西域各国难以供养出一支军队,在北戎面前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。唯一能阻挡北戎征伐脚步的王庭自古以来富庶昌盛,有大片雪水融水滋润的肥沃绿野,有通向天竺、波斯、萨末鞬的畅通商道,更有一位民心所向,用兵如神,振臂一呼便追随者如云,让瓦罕可汗深深忌惮的王庭佛子。

 高昌什么都没有,他不敢拿一城百姓的性命去冒险啊!

 尉迟达摩双眼赤红如血,端起案上的鎏金酒盏,仰脖一饮而尽,殷红酒液顺着苍白的脖颈流淌而下,打湿了里衣。

 文昭公主虽是外人,却能一语道出他的艰辛。

 多年的郁气随着这杯冷酒滑入喉咙,葡萄酒甜美,他舌尖却又苦又涩。

 他把玩着空酒盏,忽然发现自己的思路被瑶英轻飘飘一句话打乱了,心中一凛,稳住心神,慢悠悠地问:“大魏已经一统中原了?”

 瑶英颔首:“不错。”

 “朝廷还不曾收复河西?”

 瑶英点头。

 尉迟达摩冷笑:“朝廷连河西都不能收复,何谈收复西域?文昭公主什么都不能向我保证,我怎敢与大魏结盟?”

 瑶英正襟危坐,道:“我不敢、也不想以虚假之言诓骗国主,我什么都不能向国主保证,我只能告诉国主,北戎一旦壮大到征服西域,所有部族都将沦为他们的奴隶。魏朝有收复河西之心,此前已经联合胡族收复了凉州……”

 杨迁听到这里,迫不及待地插话道:“国主,大魏已经统一中原,只要时机成熟,必定发兵收复河西,到时候我们和大魏里应外合,何愁不能早日东归!这正是我们一展抱负的大好时机啊!”

 尉迟达摩沉默不语。

 瑶英看着他血红的眼睛:“国主不是已经答应结盟了么?”

 尉迟达摩往后仰靠在凭几上,衣襟大敞:“公主会错意了,我答应见公主,不代表我答应结盟。”

 瑶英微笑,“我没有会错意,国主已经答应了。”

 尉迟达摩冷笑,目光阴冷。

 瑶英缓缓地道:“高昌一位国主曾经说过,老鹰在空中振翅,野鸡在丛中飞窜,老鼠在洞穴里容身,强大的王朝有他们的活法,弱小的城邦也有生存之道。这句话其实说的正是尉迟国主这样的人。”

 尉迟达摩挑了挑眉。

 瑶英接着道:“国主能屈能伸,弱小时能够忍辱负重,当国主壮大时,也能化作一只凶猛的雄鹰,翱翔天际,一展壮志。”

 尉迟达摩能和杨迁成为朋友,能默默支持杨迁联系中原,岂会是毫无斗志的懦弱之辈?

 “此外,我敢冒着风险来见尉迟国主,还因为一封信。”

 瑶英一字一字念出一封信,最后道:“……誓死归国,遥盼王师。”

 她念的是多年前送抵长安的一封求救信,由高昌上一代国主亲笔所写。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朱氏,正值各地爆发起义,朝廷自顾不暇,朱氏忙着南逃,哪还顾得上几千里之外的求救?

 李德登基之后,让朝中大臣传看尉迟国主的信。

 那时,他和幕僚认为求救信年代久远,不必理会,命大臣传看,一是显示朱氏的无能,二是暗示他想收复河西。

 瑶英听李仲虔提起过那封信。

 高昌的几代国主都在想办法联系中原,从尉迟达摩的祖父到他的父亲,再到他,虽然希望渺茫,他们仍然心存希冀,最后杨迁一行人踏上东归之路,前前后后几十年,无数儿郎前仆后继,只为请求中原发兵。

 杨迁的枯骨和万言书被人发现了,还有更多的杨迁和信件永远埋藏在流沙之下。

 忍泪失声询使者,几时真有六军来?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