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

 秋水蒹葭,霜染层林,槐花早已落尽,长安大街里坊间的银杏慢慢泛黄。

 夕阳西下时,街鼓响起,大街上的路人纷纷加快了脚步,长安入夜宵禁,坊门关闭后不能在外面停留,违反宵禁,可能被武侯活活打死。

 随着鼓声传遍每一座里坊,坊外大街上很快变得空空荡荡,但是坊门里却是灯火通明,笙歌鼎沸。

 崇仁坊北街,肖府门前,车马络绎不绝。

 一个个锦衣公子从各家马车上下来,寒暄片刻,说说笑笑地往里走。

 他们都是来拜访肖祭酒的。

 肖祭酒每个月邀请自己欣赏的学生来府中,点评学生们的文章,让学生们议论时事,这些学生都以能来肖府赴宴为荣。

 这个月恰逢肖府的昙花即将开放,学生们知道肖祭酒酷喜昙花,建议在赏花之时秉烛夜谈,肖祭酒欣然同意,这一次宴会在晚上举行。

 樊晖身穿联珠麒麟锦袍,骑着一匹三花马来到肖府门前,下马,把马鞭递给随从时,目光被对面一个走过来的身影吸引住了。

 一个穿着青色旧袍子的青年从坊门的方向大步往这边走来,头上都是汗水,一看就走了很长的路。

 樊晖身边的同窗也都看着青年,小声议论,发出心照不宣的笑声。

 “魏明肃是走过来的?”

 “他没马,也没钱租车,只能靠两条腿走了!”

 “真是穷酸!”

 “这种人根本不配做我们的同窗!”

 “先生怎么会收下这个穷酸做学生?他出得起束脩吗?”

 “还不是因为肖夫人帮他求情,说他写的佛经灵验……”

 几人低笑道:“原来先生也怕枕头风……”

 他们说话间,魏明肃走了过来,和众人致意。

 众人眼中闪过不屑之色。

 一位姓王的公子笑道:“魏贤弟从哪里来的?”

 魏明肃道:“从下曲过来的。”

 王公子露出惊讶的表情,道:“魏贤弟走了那么远的路,好脚力!”

 旁边的人哄笑。

 魏明肃抬起眼睛,扫了他们一眼。

 王公子朝朋友们使了个眼色,打圆场道:“我们快进去吧,别让先生久等。”

 众人进府,陪肖祭酒喝茶,宴会开始,肖祭酒要众人讨论《击壤歌》,众人为最后一句“帝力于我何有哉”吵了起来。

 王公子认为,《击壤歌》描绘的是太平盛世下百姓的田园生活,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没有烦恼,无忧无虑,谁还会羡慕帝王的权力?

 宴席上的学生都赞同他的观点,觉得这首歌谣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淳朴,盛世下百姓的美好生活和他们的乐观淡泊。

 轮到魏明肃发表见解时,他道,这首歌谣虽然简单,但是意境高远,它体现了“无为而治”的治国方针。

 众人一愣。

 魏明肃接着道,“天下太平,政治安定,政令通达,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,自食其力。所以,学生认为,“帝力”不是“帝王的权力”,而应该是帝王的治理。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圣人之治,无为而有为,为政不扰民,百姓方能发出‘帝力于我何有哉’的感叹。”

 樊晖听完他的话,有些诧异,沉思片刻,更赞同魏明肃的讲解。

 肖祭酒没有评价他们的回答,让众人自己讨论,大家各抒己见,争得面红耳赤。

 天色很快变得漆黑,肖祭酒领着众人去观赏昙花,众人捧着烛台,对着洁白如雪的昙花吟诗,回来接着讨论《击壤歌》。

 宴席结束后,众人去客房休息,樊晖回想魏明肃刚才说的那番话,越想越觉得他的观点很有道理,请管事帮忙带路去找他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