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明朝那些事儿(再续)

最新网址:
    上回讲到明朝的皇帝们都很奇葩,其中前期有六位皇帝个性最鲜明,既有开国之君,也有守成之君。

    其实,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是关心江山社稷的,都是要削藩的,削去王侯将相的权力,以防止他们拥兵自重,犯上造反,但也都要苛捐杂税、鱼肉百姓,以攫取深重赋税,保证帝国及军队机器正常运行。

    除了上述原因之外,统治者还能善待大臣,广纳谏言,关心民间百姓疾苦,减轻民间税赋,少摊派徭役,这无疑已为明君。“明仁宗”朱高炽在位10个月,加上其儿子朱瞻基在位十年,总共也才十一年,却开创了大明王朝历史上的“仁宣之治”,在明朝276年历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,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如果按此发展下去,大明王朝很可能千秋万代。不过,那只是“如果”而已,因为“气运”不敌“定数”,因为到了“明英宗”朱祁镇执政时期,明朝却出“幺蛾子”了。“明英宗”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代皇帝,太祖之玄孙。

    本来,朱祁镇当皇帝就当得很玄乎,相传他不是其母孙贵妃所生,因为当时的皇后(孙贵妃)没有生育,而是由宫女代生的,只是放在孙贵妃名下抚养而已。因此,朱祁镇的太子之位就很不稳固了。

    再加上外地藩王要来当皇帝的谣言满天飞,当值在这关键时刻,张太皇太后(朱祁镇的祖母)怕夜长梦多,便力主朱祁镇直接上位,先把“龙椅”坐了再说,因为那个时期的张老太婆说话还是一言九鼎的。

    就这样,年仅九岁的朱祁镇便被急匆匆地当上了“正统”皇帝,但自己还是个小屁孩,仍啥也不懂呢。

    张太皇太后也确实不容易,十一年前死了丈夫(朱高炽),十年前死了儿子(朱瞻基),现在好不容易轮到了孙子,管他是不是嫡传,况且她也没有嫡孙,只要名分上是她的孙子就可以了,因为皇位总不能让给侄子们(各路藩王)吧,毕竟侄子再亲也没有儿子亲,儿子是自己亲生的,而侄子却与自己隔层肚皮。

    朱祁镇当太子时,是王振这个太监教导他读书。由于王振对太子管理严格,因此这小太子就对他也很尊敬,言听计从,从不称呼名字,却尊为“先生”。王振,是山西蔚县人(今河北),出生年月不详,为宦官。

    很多自幼和太监一起成长的皇帝,经常是把太监当作自己的亲人,毕竟太监负责照顾皇子皇孙们的日常生活起居,有的太监还要负责教授皇室子弟们文化知识,从小一起陪伴,因此关系密切,感情也深厚。

    做太子放风筝时,太监帮你牵着线,让你欢呼雀跃;当你口渴时,他就站在你身后,打开瓶盖等着你喝水,等你喝完了,他又把瓶盖盖上;当你困顿时,他立刻四肢着地,任由你当马骑,并且你还可以“驾!驾!”肆意驱使他!这就是宫里的底层太监,因为服侍皇子皇孙的太监地位不高,只有小主登基才有盼头。

    换着你是皇帝,你是喜欢从小顺从你,从小到大无话不说,对你言听计从的玩伴,还是喜欢那些表情严肃,有事没事谏言,经常批评你,指着你鼻子呵斥的大臣?

    不用说,你肯定会亲近儿时的玩伴,这就是太监得皇帝宠信的原因。由于朱祁镇和太监们的关系好,因此,朱祁镇和王振的关系也特别好,这一制衡大臣的体制,自然而然就造就了明朝太监的权力几乎冲天。同样,明王朝276年间也出现了其他专权的大太监,比如汪直、刘瑾、魏忠贤等,也就不奇怪了。

    后来,王振竟做到了“司礼监掌印太监”,就相当于皇帝身边的私人秘书,掌握了皇帝的“批红”权。

    明朝“正统”14年(西元1449年)七月,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,率军从四个方向对大明帝国发动了进攻。而大明皇帝朱祁镇这一次却要御驾亲征了。这无疑是朱祁镇的脑袋被门夹了一下,也许正是王振捣的鬼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