夺尽先机

    刘奇峰脸色惊变,料不到苏寒山已经把震字诀掌握到这种程度。

    刚才自己废话惑敌的时候,对方居然也是在争取时间,蓄势打出了这样的一掌。

    当!!!

    刘奇峰身形一旋,但来不及避开这一掌所有的威力,右手反握的短剑,只能如开凿山石,砸在那个掌印之上。

    剑尖刚一触碰到掌印,就被崩断,断剑却依旧刺在掌印中心。

    叮叮叮连环三响,短剑上崩开三节碎片,最后只剩下五寸长的一节剑身,终究凿破了那一个掌印。

    但这一剑的速度、力道,也已经下降到了最低谷。

    苏寒山手势一变,避开断剑,抓准机会,扯住了刘奇峰宽大的衣袖,连抖两下,直接用衣袖裹住了他的右手。

    刘奇峰手中虽只剩断剑,内力催发下,割断衣袖本该是绰绰有余。

    可苏寒山那一扯,内力居然已经从指尖完全渗透过去,布满了那条衣袖,硬是把刘奇峰的右手和断剑死死裹绑起来。

    刘奇峰旋转的身形因此受阻,左手反握之剑,从侧面插向苏寒山右腿,被苏寒山另一手沉掌砸开。

    短剑顺势一旋,变为正握,正要刺出,已经被苏寒山拇指与食指、中指捏住剑尖,一抖之下,整柄剑碎成数十片,射落土中。

    刘奇峰瞳孔骤缩,知道自己落入生死一线,脚下连踢带跺,同时左手衣袖被内力震碎,手臂皮肤上青筋爆起。

    他的手势连变七下,如同金刚结印,七种印法,七种力道,打向苏寒山头脸胸腹。

    可是苏寒山的那只手,仿佛未卜先知,天王架梁,截住了刘奇峰的每一个手势。

    手掌残影极速纷乱之间,苏寒山竟然还有一指分出,向下突去。

    并指如剑,刺中了刘奇峰右腿腰胯的穴位,让他那一脚没能抬得起来,更是腿脚一软,整个人矮了一截。

    苏寒山小臂抖震,剑指上挑,抢在刘奇峰身形下降之际,精准的刺中了他的喉结,前两个指节全部没入他咽喉之内。

    刘奇峰两眼痛睁,身体一颤,有血水顺着手指流淌下来。

    他最后不甘心的将视线上抬。

    月光落在苏寒山的眼睛里面。

    在刘奇峰看起来,就好像苏寒山的眼睛那一刻在发光,混合着仇恨、自信、强大的光芒。

    他脸颊抖了抖,忽然明白了自己的死因。

    是松鹤武馆那门已经数十年没有人真正练到大成的功夫。

    ——金睛铁鹤擒拿手中的“金睛”之境。

    金睛铁鹤擒拿手,之所以在武功名字里面有“金睛”这两个字,就是因为这套擒拿手,格外注重眼力的锻炼。

    这种眼力的锻炼,分为三个层次,首先是要保证自己在战斗状态下,内力对双眼的润养,不会发挥失常。

    很多人在安全、安静的环境之中,内力运行于双眼附近的经脉,就可以增强视力,看得更远、更清楚。

    可是如果让他们参加战斗,内力需要同时运行在眼睛和手脚等其他部位,分心多用,有主有次,这就需要长期锻炼,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习惯。

    第二,普通人面对突然攻向自己面门的东西,哪怕只是一个小虫子,也会下意识的躲闪闭眼。

    这原是一种自保的本能。

    可是对于习武之人来说,这种本能,就很可能变成一个致命的破绽,给了敌人可乘之机。

    所以战斗的时候,除了运行于眼部经脉的内力外,还要有限度的散出内力,用于固化眼睛周围的肌肉,既要能克服这种本能,又不至于伤到眼睛。

    第三,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。

    与敌人搏斗的时候,如果敌人总是左手虚晃,而右手主攻,时间长了,人的注意力就会不自觉的侧重于对方的右手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如果敌人身上其他什么部位发动攻势,己方也完全注意不到,会像个睁眼瞎子一样被打中,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