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零三章 黄金 (下)

    吕宋的矿chuáng不算太深。

    个人无力开采的主要原因,是由于南洋多雨,地下水脉极为丰富,挖好的矿井汪洋一片,严重的积水使矿工无法作业。有人想将家乡的人力水车加以改造,将矿上的积水chōu走,但是经过试验,需要用一千人来做这项工作,才能保证采矿正常进行。但是这样的话,成本实在太高。而且对于较深的矿井,水车也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但南洋公司有一种秘密武器,竟然可以不费人力做成这件事,华就是此刻耸立在沈默面前的这具隆隆作响、喷着蒸汽的丑陋装置――只见一个底部烧煤的巨大锅炉上,用粗粗的铜管连接一个同样巨大的长方形金属风箱似的汽缸。汽缸的底部还有一根软管,与挂在高处的水箱相连。汽缸的另一端,是一个巨大的活塞,活塞连着根八尺长的平衡杠杆,杠杆在一个牢固的金属支架上,另一端连接着粗粗的绳索,绳索上悬挂着沉重的铃块,铃块下是一根金属的长杆,长杆深入到矿坑的底部。

    现在不是每天chōu水的时间,但大人物们自然不用等到明天,总管吩咐看守机器的工人演示给几位大人看,几个工人便将给锅炉添煤,烧开锅炉后不久,负责cào纵的工长,开启汽缸上的汽mén,将锅炉中的蒸汽进入汽缸。活塞受到蒸汽压力,和杠杆另一端稽块配重的共同作用下,很快被顶到汽缸顶部。当汽缸上的仪表指针指向红sè区域时,工长便关闭了汽mén,同时开启水mén,将冷水从水箱喷进汽缸中。

    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,活塞竟然开始下降,并快速提起杠杆左侧的金属拉杆,使装在矿井深处的提水泵,将井面以下十几丈深的积水chōu了出来。待活塞降到底。工长又关闭了喷水龙头,将冷却水从另一水mén排出。然后打开进气阙,蒸汽和配重再次把活塞顶起如此往复便源源不断chōu出水来这个过程说起来很久,但做起来却只是短短一瞬,完成一次往复,也就是几息的功夫。这机器是如此之强大,源源不断将地下水chōu走,并一直将水位维持在十几丈以下,这才导致山上树木枯萎,光秃秃一片。

    “这,这简直是太神奇了。”看着水管中喷涌而出的积水,饶是见多识广的沈京也惊愕地张大了嘴巴。他之前虽听说过矿区用一种机器把水烧开了就能代替牛马做工。却一直嗤之以鼻,觉着是以讹传讹而已。但如今亲眼见了这变戏法似的一幕,不禁暗暗嘀咕,难道说这里头还藏着一头牛或是一匹马在那里拉吗?越想越纳闷,他向那总管询问道:“这玩意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劲儿?

    “呃”总管苦笑道:“1小人也觉着奇怪,刚安上这机器时,矿上的人都不干活了,整天围着这玩意儿看。不怕您笑话,1小人也在其中没事儿就琢磨,这到底是咋回事儿。”“到底是咋回事儿呢?”“1小人也没琢磨明白。”总管两手一摊道:“要是nòng明白了,俺就不在这儿待着了,早就被苏州研究院请去了。”“嘿”沈京呲牙裂嘴,要是能暴lù身份,他早大耳瓜子扇上去了,教你拿老子开心!

    “别为难他了”沈默的两眼直勾勾的盯着这台机器,出声道:“这个世界上,也就几个人能明白这玩意儿的原理。”“你肯定知道吧。”沈京道:“是你要来看的,你肯定知道!”

    “我是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”沈默摇摇头伸出手去,在这台机械的机台上擦拭起来,将厚厚的煤灰拭去后,一块黄铜铭牌显lù出来。只见上面yīn刻着一行隶书:“必进式蒸汽提水机,隶书下是两行小字:“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局制,苏州研究院监制。,轻抚着这块铭牌,沈默的目光mí离起来他抬起头,仿佛看到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,在朝自己微笑。大明蒸汽机发明的先驱欧阳必进已经逝世整十年了,他的子弟们终于用他的理论研制出了第一台可供实用的蒸汽机,虽然简陋笨拙,虽然极为低效,除了遍地燃料的煤矿和这种不怕下本钱的金矿,别的矿上都用不起。尤其是没有稳定的输出,距离机器带动机器的最终梦想还很远很远,但将火力转化为机械能的理论已经实践成功,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……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